本報記者 周凱 王燁捷《中國青年報》(2014年11月23日02版)
  “只要你一直努力到英國,你一定能成功。從拜城到烏魯木齊有860公里,從烏魯木齊到英國有7500公里。”正面是東方航天城的圖片,背面是幾行歪歪扭扭的字,這是15歲的李倩倩收到的第一張明信片,來自4500公裡外的上海。
  李倩倩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拜城縣第二中學的一名學生,她是班上最用功的學生。這張明信片,是復旦大學研究生支教團新疆支教點的支教老師們為她“呼籲”來的。小女孩不知道,她的心愿“去英國”早已在微信朋友圈裡成為“公開的秘密”,全國各地很多素不相識的人,正在為她準備明信片。
  10月8日,“復旦支教在新疆”微信公眾號推送了建號以來的第一篇文章《援疆支教老師的倡議 你的一張明信片,豐富新疆學生對世界的瞭解和未來的可能》(以下簡稱“一張明信片計劃”)。令師生們沒有想到的是,這個小小的計劃竟在微信朋友圈裡引發了一場愛心風暴,截至11月12日,來自世界各地的498張明信片像雪花一般飛到了新疆阿克蘇地區拜城縣第二中學。
   南疆的“牛”孩子缺什麼
  新疆是李倩倩跟著父母輾轉打工的第3個省份。此前她還在安徽和廣東待過一段時間。來到這裡後,這個女孩頭一回見識了什麼是“大地方”。李倩倩這次來到的拜城縣,行政區劃面積達1.6萬平方公里,相當於兩個上海那麼大。
  阿克蘇地區位於天山南麓,拜城是它最北部的縣,距離阿克蘇市174公里,距烏魯木齊860公里。拜城不通火車,從縣城到省會烏魯木齊,只能從一條鄉間小道轉往國道,國道穿行戈壁沙漠,繞過天山山脈,汽車需要12個小時才能到達烏魯木齊。而從烏魯木齊出發到內地還有數千公里的路程。
  生活在這樣一個交通不便的“大地方”,新疆的孩子們最渴望能“看看世界”。但受制於高昂的出行成本,很多孩子都十幾歲了,還沒走出過拜城縣。
  維吾爾族女孩艾力菲熱最想去烏魯木齊看看“大城市”長什麼樣。這種嚮往,從她小學畢業那會兒就已經很強烈了,“當年考內初班的時候差了8分,我覺得挺遺憾的,以後我想去烏魯木齊念內高班,想去看看大城市”。
  拜城二中是一所漢語初級中學,現有36個教學班,有近2000名在校學生和近200位在職老師。在整個阿克蘇地區,拜城的地位尤其特殊,它既不是阿克蘇的政治中心,也不是經濟中心,但卻是阿克蘇的“教育強縣”。在今年夏天進行的初中升高中內高班考試中,阿克蘇總共有100個名額,拜城二中就包攬了其中的49個,位居第一。
  一般人恐怕很難想象,這所阿克蘇“最牛初中”的學生,有三分之二以上都是農民或外出務工人員的子女。這所學校本身,就是偏遠邊疆學生實現人生理想的“跳板”。
  然而,就是這樣一所南疆“牛校”,卻依然面臨發展困境。據學校老師介紹,這裡的學生學習習慣並不好,家長對子女學業的重視程度也不太夠,學生缺乏上進的動力,同時教師流動性較大。
  缺乏上進動力的一個重要原因是,部分學生和家長並不把“走出阿克蘇”當回事。“他們自己包括父母在內,都不太清楚,外面的世界究竟是什麼樣的。”學校老師說。
   支教“老師”的心愿
  今年8月,4名復旦研支隊成員跋涉5000公里,來到拜城縣,分別當了拜城二中的政治、歷史和生物課教師。
 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2014屆畢業生阿迪拉家在新疆阿勒泰,這次又主動報名回新疆支教。她說,很多維吾爾族、哈薩克族娃娃,七八歲開始就幫著父母採玉米、賣水果、運煤礦,很早就體會到了生活的不易,“他們不會主動去跟父母說要走出去看看、去旅游什麼的,但心裡都很嚮往外面的世界”。
  研支隊成員、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系2014屆畢業生諸詣與孩子們接觸多了也發現,“在一些拜城孩子看來,外面的世界很精彩,卻似乎與己無關”。
  10月,支教隊員們通過“復旦支教在新疆”微信公號,推送了“一張明信片計劃”的倡議。懇請親朋好友為拜城二中的學生們寫一張充滿“正能量”的明信片,拉近孩子與這個世界的距離。
  最早回應倡議的多是同學或校友。可是兩天后,這條微信的閱讀量就超過6000次,轉發超過500條。
  10月21日,來自上海的第一張明信片,出現在拜城二中孩子們的手中;10月22日,天津的“鄧媽媽”寄來了46張手繪明信片;10月23日,從收發室抱回的明信片超過了200張,上海師範大學第一附屬小學二(3)班小朋友們的稚嫩筆跡躍然紙上。
  支教“老師”們興奮起來,4個人花了整整6個小時,對每一張明信片進行整理編碼並拍照留檔。
  “有個學生曾告訴我,自己的理想是當一名廚師,不是為了開店賺錢,而是想父母不在家的時候,可以給自己和妹妹做一頓好吃的飯菜。這個故事深深地觸動了我。”研支隊成員、復旦大學新聞學院2014屆畢業生彭珅說,支教期間,除了備課上課,“老師”們思考最多的,就是怎麼做才能讓學生身心得到更好的發展。
  “造夢”的明信片
  在一些人看來,幾張明信片或許並不能解決什麼問題——新疆的孩子想走出去看看,給他們寄明信片管什麼用?明信片上綺麗的風光,豈不是撓得孩子們心癢癢?
  研支隊成員、復旦社政學院2014屆畢業生付宇說,明信片的作用,不僅僅是給孩子們看一些風光圖片,它的正面是瞭解大千世界的窗口,背面則是愛心人士的關註和支持。這種關註和支持,通過“歪歪扭扭的”文字形式表達,激勵作用遠大於風景圖片。
  “你們好!我是今年剛上大學的姐姐,來自寧夏的一個小鎮,初中也是由支教老師教過。我想你們和以前的我一樣,渴望到外面的世界生活。這個過程不會很容易,但請懷抱希望,自信地生活!”“閃閃”在寄來的明信片上說。
  “閃閃”來自寧夏回族自治區西吉三合縣,正在上海讀大學。對於拜城的孩子們而言,“閃閃”的昨天,就是自己的今天,她的故事極有說服力,“李倩倩你好,你想去英國,真是一個不錯的理想,我也想過去國外,以前覺得不可能,但是現在夢想正一步步實現。命運是我們自己可以改變的!”
  這樣簡單質朴的言語,對李倩倩而言,比父母、老師跟她說上一百遍還具有“誘惑力”,“跟我一樣偏遠地區的哥哥姐姐,也能走出去。我為什麼不可以?”
  “支教隊員理念新,思路活,也帶來了大城市教育工作者的敬業態度和嚴謹作風。”拜城二中校長鮑世秋說,“‘一張明信片計劃’的初衷,就是希望孩子們能跟外界溝通互動。哪怕是提前有一個模糊的認識,也可以幫助他們將來儘快融入社會。”
  在拜城二中,明信片的作用,像是在“造夢”。它的背後,一行行手寫字里透著滿滿的正能量。
  “每天要更努力地消滅‘作業君’,將來或許也可以去巴西,看卡卡、內馬爾。”七年級的阿迪力江看完一大堆來自巴西世界杯比賽現場的明信片,笑得格外開心。
  11月14日,一張來自英國伯明翰的明信片也漂洋過海,抵達拜城二中。李倩倩,這個夢想去英國的孩子,把手用力地按在ROYAL MAIL的郵戳上。  (原標題:為南疆孩子“造夢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j23fjphu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